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归绥 归化 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

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

2023-08-26 04:1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原标题: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

“土默特之声”

点击右上角选择 “设为星标”,好文不错过!

土默特之声欢迎您

转载自清朝蒙古志《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》

金海、齐木德道尔吉、胡日查、哈斯巴根著


归化城土默特,由 16 世纪初达延汗所建立的六万户之一—土默特万户演变而来,是右翼三万户之一,其首领为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次子俺答(阿拉坦)汗。俺答汗玄孙博硕克图汗时,为察哈尔林丹汗所征服。天聪六年(1632 年),皇太极率兵西征察哈尔,驻兵归化城。博硕克图汗子俄木布和所属头目杭高、古禄格、 托博克等集众投附爱新国,仍驻牧原处。

天聪九年(1635年),归化城土默特首领俄木布以叛清罪名被俘,清令古禄格、杭高、托博克分守归化城土默特。崇德元年(1636 年),编所属壮丁3,300余人为左、右两翼,左翼 25佐领,右翼 22 佐领,以都统二人领之。古禄格为左翼都统,杭高为右翼都统(杭高死后,其子因罪削职,由托博克继任),均世袭,被称为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都统旗。

康熙二十二年(1683 年),增设副都统二人,择旗内贤能官员,由理藩院会同兵部引见补授。乾隆二年(1737 年),山西右卫将军移驻兴建中的绥远城,改称建威将军,下设副都统二人。均以京员补放。乾隆十三年(1718年),停袭土默特左翼都统,以在京旗员补授,裁副都统二人、所余二人改由兵部补授、分驻左右两翼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右翼都统停袭,改由京员补授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,原隶归绥城土默特左翼都统旗之一等台吉、博硕克图汗后裔喇嘛扎布。因追剿叛清的青衮扎布有功、被封为札萨克辅国公划大青山后的土默特四佐领归其管辖,称为归化城土 默特札萨克旗,隶于乌兰察布盟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因喇嘛扎布"违例妄行",被革去村萨克职,归化城土默特札萨克也随之裁撤,喇嘛扎布由札萨克辅国公变为闲散辅国公,仍隶归化城副都统管辖。

乾隆二十六年(1761 年),改建威将军为绥远城将军,统管绥远城驻防事务,节制并监督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及乌兰察布和伊克昭两盟。同时,裁归化城土默特都统一人,以所余一人总理两翼事务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,复裁归化城都统,所有土默特蒙古事务,均由绥远城将军管辖,所余副都统二人,一驻归化城,一驻绥远城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 年),又裁绥远城副都统,所属事务由归化城副都统兼辖,并直隶于绥远城将军。

归化城土默特二都统旗东起镶蓝旗察哈尔。南到长城与山1西省大同接壤,西连乌喇特和鄂尔多斯左翼前、后二旗,北至乌兰察布盟茂明安旗和四子王旗界。

在归化城十默特都统旗境内,有归化、绥远二城。归化城系明之库库和屯。崇德三年(1639年),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拥兵南进,逼进归化城,被清兵击退。皇太极遂令扩建归化城.加固城垣,屯兵其上。康熙和乾隆年间又加修缮。道光中,整齐筑土垣为郭。该城战略地位重要,被称为"京畿之锁钥,晋垣之襟带,乌、伊诸盟之屏蔽"。归化城土默特都统、副都统驻于此城之中。

绥远城,即今呼和浩特市新城,在归化城东北五里,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奉旨兴建,乾隆四年(1739年)竣工,赐名"绥远城"。此城建成后,逐渐取代了归化城的位置。成为清廷统治漠南蒙古和用兵西北的重要军镇。

展开全文

归化城土默特地近黄河,十质肥沃,适于农耕。早在明代,这一地区的农业就已有相当规模。入清以后,农业发展更为迅速。据乾隆八年(1743 年)统计,归化城十默特共有十地75,048 顷,户垦土地 60,780 顷,牧场地仅剩14,268 顷,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和嘉庆二年(1797年),又丈放山后八旗牧厂地6,955顷。

这样大量丈放的结果,使土默特地区很快就变成了农业区。随着土默特农业区的形成,清廷在这一地区陆续增设了管理蒙汉地方事务的各厅,并于乾隆六年在各厅之上设立隶属于山西省的归绥道。

归化城厅,雍正元年(1723 年)清廷在归化城设置理事同知,隶山西大同 府,雍正七年(1729 年)改属朔平府。乾隆六年(1741年)升为直隶厅,置抚民理事同知,分理蒙汉事务,隶于山西归绥道。

绥远城厅,乾隆四年(1739年)清在绥远城置绥远城厅,设理事同知一人,专管归化、绥远一带的粮饷,隶山西归绥道。

萨拉齐厅,雍正十二年(1734 年),清廷在归化城西的萨拉齐置协理笔帖式,办理该地蒙汉交涉事务。乾隆四年置协理通判。乾隆六年(1741年),隶归绥道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增设通判,兼理与乌喇特三旗、鄂尔多斯左翼中旗、左翼后旗等蒙、民交涉事务。同治四年(1865 年)改置同知,光绪十年(1884年)改为抚民同知。该厅西境的包头镇,同治十年(1871年)时为村镇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清廷命贻谷为钦差垦务大臣,在包头设立办理伊、乌两盟垦务事宜的垦务分局,三十一年(1905年),改为西盟垦务总局,包头渐为商民辐臻之所,成为内蒙古西部一大市镇。

清水河厅,乾隆元年(1736 年)清廷在归化城南的清水河地方置协理通判,办理该处蒙汉事务。乾隆六年(1742年)隶山西归绥道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改理事厅,光绪十年(1884 年)改抚民通判。兼辖该厅与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等蒙、民交涉事务。

在归化城以南设二十家子台站,蒙语二十家为"和林格尔",故该地后来被称为和林格尔。雍正十二年(1734 年)在该地置协理笔帖式。乾隆元年(1736 年)置协理通判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升为理事厅,光绪十年(1884 年)改置抚民通判,隶归绥道。管理该处蒙、民交涉事务。

托克托城厅,雍正十二年(1734 年)清廷在归化城西南的托克托城设协理笔帖式,办理该处蒙汉交涉事务。乾隆元年置协理通判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 年)升为理事厅,光绪十年(1884年)改置抚民理事通判。隶山西归绥道。兼辖与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等蒙汉交涉事务。

转载自清朝蒙古志《 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》

金海、齐木德道尔吉、胡日查、哈斯巴根著

扫码 获取“土默特之声”更多精彩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